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Plan of Se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培養目標
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為中心,以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為突破口,培養符合市場經濟和種業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目標1},掌握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目標2},熟悉國內外種子法律法規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知識{目標3},具有創新和創業能力{目標4},能在種子科學與工程技術的相關部門或單位從事專業指導與科學研究、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等工作{目標5}的卓越種業人才。
二、畢業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寬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基本知識,在掌握農業生物科學、農業生態科學、農業生產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接受作物育種學、作物栽培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加工、貯藏、檢驗、經營管理等課程理論的學習與技術的訓練,能勝任作物新品種種子生產與推廣、經營,市場營銷與管理等方面的指導與應用開發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研究創新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修養及較強的團隊意識和健全的人格;
2.具備一定的數學、化學等基礎知識;
3.掌握生物學科和農學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4. 具備種子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與技能,了解種子生產及其科技前沿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創新性思維和開展創新實驗性科研與生產活動的基本能力;
5.熟悉種子產業管理的國內外政策和法規;
6. 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以及科學研究、信息處理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7.具有較好的調查研究與決策、組織與管理、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善于組織與團結協作。
三、主干學科與主要課程
主干學科:作物學、生物學。
主要課程:植物學、遺傳學、生物統計學、作物育種學、植物生理學、種子生物學、種子生產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檢驗學、種子經營管理等。
四、學制與學位
學 制:四年
授予學位:農學學士
五、主要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社會實踐、創業實踐、科研實踐、教學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
六、學分要求與課程結構
本專業總學分151.7學分,其中課程學分131.2學分,實踐教學環節20.5學分。
課程性質 |
課程類型 |
學分 |
課內學時 | ||
總數 |
理論 |
實驗 | |||
必修 |
通識必修課 |
34.0 |
710 |
542 |
168 |
學科基礎課 |
19.6 |
375 |
256 |
119 | |
專業基礎課 |
31.0 |
592 |
384 |
208 | |
專業必修課 |
12.6 |
240 |
152 |
88 | |
選修 |
通識選修課 |
10.0 |
160 |
160 |
0 |
專業選修課 |
24.0 |
424 |
312 |
112 | |
課程總學分/總學時 |
131.2 |
2501 |
1806 |
695 | |
實踐教學環節 |
20.5 |
|
|
| |
總學分 |
151.7 |
|
|
| |
學分比例 |
選修課學分占總學分的27.5%;實驗實踐教學環節占總學分的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