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暢志堅 |
性別 |
男 |
民族 |
漢 |
出生年月 |
1959.12 |
籍貫 |
山西萬榮 |
最高學歷 |
研究生 |
畢業年月 |
1999.07 |
畢業學校 |
四川農大 |
學位 |
博士 |
取得年月 |
1999.07 |
所學專業 |
作物遺傳育種 |
政治面貌 |
中共黨員 |
加入時間 |
1998.06.10 |
參加工作時間 |
1982.07.13 |
行政職務 |
副所長 |
任職時間 |
2002.12 |
技術職稱 |
研究員 |
取得資格時間 |
2001.12.14 |
聘任時間 |
2002.01 |
研究方向 |
小麥染色體工程與分子育種 |
參加工作以來主持的項目 |
承擔時間 |
級別 |
項目名稱 |
是否結項 |
驗收部門 |
1999-2002 |
國家級 |
多抗性小偃麥易位系創制及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 |
已結項 |
國家基金委 |
2003-2006 |
國家級 |
小偃麥異附加系創育及外源染色體對小麥抗旱性的作用 |
已結項 |
國家基金委 |
2007-2009 |
國家級 |
小麥外源抗白粉病新基因的鑒定、定位及遺傳圖譜構建 |
已結項 |
國家基金委 |
2012-2015 |
國家級 |
兼抗白粉病和條銹病小偃麥滲入系創制、分子鑒定及抗病基因標記定位 |
已結項 |
國家基金委 |
2016-2020 |
國家級 |
主要農作物染色體細胞工程育種-北方冬麥區的新品系、新品種選育(2016YFD0102004-07) |
在研 |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 |
2017-2020 |
國家級 |
黃淮冬麥區北片小麥新品種培育-多抗性育種材料創制與利用(2017YFD0100605-02) |
在研 |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 |
1992-1995 |
省部級 |
染色體工程技術用于小麥外緣種質創制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1996-1998 |
省部級 |
抗旱型八倍體小偃麥新類型創制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1999-2001 |
省部級 |
矮化型八倍體小偃麥新類型創制及核型分析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00-2003 |
省部級 |
生物技術-小麥抗性基因轉系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農科處 |
2004-2006 |
省部級 |
生物技術-小麥多抗性基因轉系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農科處 |
2009-2011 |
省部級 |
小麥外源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標記及新品種選育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農科處 |
2013-2015 |
省部級 |
小麥分子育種技術-外源抗病新基因分子標記及應用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農科處 |
2006-2008 |
省部級 |
植物分子育種技術創新平臺建設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資管處 |
2006-2008 |
省部級 |
小麥白粉病外源抗性基因導入及SSR分子標記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09-2011 |
省部級 |
小偃麥抗病隱形易位系創制及抗性基因分子標記 |
已結項 |
省留學人員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
2012-2014 |
省部級 |
抗條銹病小偃麥新抗源創制及抗病新基因分子鑒定 |
已結項 |
省留學人員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
2013-2015 |
省部級 |
小麥遺傳與分子育種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建設 |
已結項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16-2018 |
省部級 |
小麥遺傳與分子育種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重點團隊運行補助 |
在研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16-2018 |
省部級 |
小麥產量相關性狀的遺傳解析及QTL定位 |
在研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16-2020 |
省部級 |
省重點科技創新平臺-小麥抗性等重要功能基因挖掘及分子定位 |
在研 |
省科技廳基礎處 |
2015-2016 |
院市級 |
小麥種質創新及轉基因育種的關鍵技術 |
已結項 |
省農科院計財處 |
2008-2010 |
院市級 |
多抗性小偃麥異代換系、易位系創制及分子鑒定 |
已結項 |
省農科院科研處 |
獲獎成果 |
獲獎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和等級 |
排序 |
頒獎日期 |
頒獎部門 |
小麥種質創新的細胞遺傳學機制及外源抗病新基因分子鑒定 |
山西省2012年度自然科學一等獎 |
1 |
2013.08 |
山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 |
審定品種 |
審定時間 |
品種名稱 |
審定部門 |
本人排名 |
1994 |
晉麥46 |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
3 |
2016 |
晉作80 |
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
3 |
授權專利 |
授權公告日 |
專利名稱 |
專利號 |
專利類型 |
本人排名 |
2014.01.15 |
用于小麥條銹病抗病新基因Yr50選擇的分子標記及用法 |
ZL201210065009.1 |
發明 |
1 |
2017.01.18 |
小麥白粉病抗病基因Pm51的分子標記及其應用 |
ZL201410562997.X |
發明 |
3 |
發表論文 |
發表時間 |
刊物名稱 |
論文題目 |
期刊主辦單位 |
級別 |
2009, 118(6):1173-1180 |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Inheritance and mapping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Pm43introgressed fromTh. intermediuminto wheat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EI收錄,農藝學1區[Top] |
2009, 118(6):1059-1064 |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Characterization and chromosomal location ofPm40in common wheat: a new gene for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derived fromE. intermedium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EI收錄,農藝學1區[Top] |
2013, 126(1):236-245 |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PutativeTh. intermedium-derived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Yr50maps on wheat chromosome arm 4BL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EI收錄,農藝學1區[Top] |
2014, 127(4):843-853 |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Genetic mapping of a putativeTh. intermedium-derived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 on wheat chromosome 1B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EI收錄,農藝學1區[Top] |
2015, 128(3):517-528 |
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mapping of a putativeThinopyrum intermedium-derived novel dominan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PmL962on wheat chromosomal arm 2BS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EI收錄,農藝學1區[Top] |
2014, 9(11): e113455 |
PLoS ONE |
Chromosomal location and comparative genomics analysis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Pm51in a putative wheat-Th. ponticumintrogression line |
美國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國際學術出版商 |
SCI收錄 |
2015, 6: 770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A 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Aux/IAAgene family in hexaploid bread wheat |
Frontiers Media SA國際學術出版集團 |
SCI收錄 |
2015, 15: 239, |
BMC Plant biology |
WheatWCBP1 encodes a putative copper-binding protein involved in stripe rust resistance and inhibition of leaf senescence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社 |
SCI收錄 |
2015, 16: 7231-17244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
Mapping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pmCH89in a putative wheat-Th. intermediumintrogression line |
瑞士國際多學科數字出版機構(MDPI AG) |
SCI收錄 |
2011, 128(1): 7-13 |
Scientia Horticulturae |
Molecular diversity of ChineseCucurbita moschatagermplasm collections detected by AFLP Markers |
Elsevier國際科學文獻出版社 |
SCI收錄 |
2010, 147(6): 304-312 |
Hereditas |
Characterization of a partial wheat-Th. intermediumamphiploid and its reaction to fungal diseases of wheat |
John Wiley & Sons Inc. (約翰威立國際出版公司) |
SCI收錄 |
2009, 49(4): 1221-1226 |
Crop Science |
Wheat-Th. intermediumrecombinants resistant to the virus disease wheat streak mosaic virus andTriticummosaic virus |
美國作物科學學會(CSSA) |
SCI收錄 |
2016, 100(1):1717-1724 |
Plant Disease |
Molecular mapping of the stripe rust resistance geneYr69on wheat chromosome 2AS |
美國植物病理學會(APS) |
SCI收錄,農林科學1區[Top] |
2017, 213 (11): 256 |
Euphytica |
Development of NBS-related microsatellite (NRM) markers in hexaploid wheat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社 |
SCI收錄 |
2017, 39(6): 611-621 |
Genes & Genomics |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resistance expression analysis of theNBSgene family inTriticum urartu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社 |
SCI收錄 |
2017, 85(3-4): 107-119 |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
Evolution of theAux/IAAgene family in hexaploid wheat |
德國Springer(斯普林格)國際學術出版社 |
SCI收錄 |
2013,39(12):2107-2114 |
作物學報 |
小麥-中間偃麥草隱形滲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83分子定位 |
中國作物學會 |
核心期刊(一級學報) |
2015,41(1):49-56 |
作物學報 |
小麥-中間偃麥草滲入系抗白粉病基因PmCH7124分子定位 |
中國作物學會 |
核心期刊(一級學報) |
2016, 42(6):795-802 |
作物學報 |
小麥全基因組NBS類R基因分析及2AL染色體NBS-SSR特異標記開發 |
中國作物學會 |
核心期刊(一級學報) |
2010, 37(5):419-424 |
植物保護學報 |
小麥新抗源CH223抗條銹性的遺傳分析及細胞學鑒定 |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 |
核心期刊(一級學報) |
2008, 28(10):1960-1966 |
西北植物學報 |
小偃麥衍生品系CH7086抗白粉基因的遺傳及SSR分析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核心期刊(二級學報) |
2014, 28(3):371-377 |
核農學報 |
小偃麥滲入系抗條銹性評價及細胞學鑒定 |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 |
核心期刊(二級學報) |
2012, 13(4):577-582 |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 |
兼抗白粉、條銹病小偃麥滲入系CH7124抗性遺傳及細胞學鑒定 |
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核心期刊(二級學報) |
1996, 4(2): 73-77 |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
矮化型八倍體小偃麥的選育 |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研究所 |
核心期刊(二級學報) |
2016, 31(4): 26-30 |
華北農學報 |
小麥抗白粉病基因Pm43定位區段內RGA分析 |
華北六省市區農科院聯辦 |
核心期刊 |
2010, 5(3): 225-230 |
華北農學報 |
中間偃麥草抗小麥白粉病基因導入及其抗性評價 |
華北六省市區農科院聯辦 |
核心期刊 |
2012, 27(5):163-167 |
華北農學報 |
小偃麥漸滲系對白粉病和條銹病抗性的遺傳分析 |
華北六省市區農科院聯辦 |
核心期刊 |
2015, 30(5): 1-8 |
華北農學報 |
抗條銹病基因YrCH5026的遺傳分析及分子定位 |
華北六省市區農科院聯辦 |
核心期刊 |
2010,30(5):954-957 |
麥類作物學報 |
八倍體小偃麥不同綠色器官氣孔特性的差異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核心期刊 |
2011, 31(2): 364-369 |
麥類作物學報 |
小麥新抗源CH7103抗條銹基因的遺傳及其與已知基因的關系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核心期刊 |
2012, 32(2):361-365 |
麥類作物學報 |
小麥-中間偃麥草滲入系的HMW-GS組成及等位變異分析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核心期刊 |
2008, 6(2): 251-256 |
分子植物育種 |
源于長穗偃麥草的小麥新品系CH7034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體定位 |
海南省生物工程協會 |
核心期刊 |
2009, 32(3): 455-462 |
山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
小麥中源于中間偃麥草抗白粉病基因PmCH5026的SSR定位 |
山西大學 |
核心期刊 |
1992, 20(2): 7-10 |
山西農業科學 |
小麥與天藍偃麥草遠緣雜交中結實性的研究 |
山西省農科院 |
省一級期刊 |
1993,21(2): 31-34 |
山西農業科學 |
冬小麥與天藍偃麥草遠緣雜交的回交世代中幾個主要性狀的遺傳表現 |
山西省農科院 |
省一級期刊 |
個人榮譽 |
取得時間 |
榮譽名稱 |
授予部門 |
1992 |
山西省百名青年學術帶頭人 |
山西省科技廳 |
2001 |
山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首屆) |
山西省科學技術協會 |
2009 |
山西省重點學科帶頭人 |
山西省科技廳 |
2013 |
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帶頭人 |
山西省科技廳 |
2016 |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
國務院 |
2017 |
五一勞動獎章 |
山西省農林水氣勞動競賽委員會 |